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沈阳市对外埠人员落户管理办法

时间:2024-06-17 02:01:09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199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沈阳市对外埠人员落户管理办法

辽宁省沈阳市人民政府


沈阳市对外埠人员落户管理办法
沈阳市人民政府



第一条 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加强户口管理,适度控制城市人口机械增长,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的外埠包括我市所辖县和新民市。
本办法所指的来我市落户是指来我市九区落户。
我市和平区,铁西区,沈河区,皇姑区,大东区和东陵区东陵、南塔、泉园、丰乐、马官桥街道办事处,于洪区于洪、杨士、北陵、陵东街道办事处及苏家屯、新城子、虎石台镇所辖区域为城市地区,市区其他他区为农村地区。
第三条 外埠人员符合本办法规定并有固定住房的,准予落户。迁入城市地区的从严控制,迁入农村地区的适当控制。
第四条 公安机关是外埠人员来我市落户的管理机关。
第五条 直辖市和武汉、广州、重庆、哈尔滨、成都、西安、南京、太原、长春、兰州、贵阳、郑州、大连、昆明、济南、齐齐哈尔、鞍山。
投父母、父母投子女的,准予落户。
第六条 直辖市和特大市城市人口以外的非农业人口和其他地区的非农业人口符合下列条例的,准予落户;
(一)年满三十周岁并结婚五年以上的人员投配偶的;
(二)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及配偶,因工作需要调入或在沈工作的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的配偶要求投靠的;
(三)我市急需的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专业对口调入的;
(四)具有大专学历工作满二年以上人员,未婚子女投父母、已婚投配偶的;
(五)因病残独立生活有一定困难,投靠配偶的;
(六)父母离婚未成年子女依人民法院判决或婚姻登记机关裁决投靠抚养方的;
(七)长年从事野外流动性工作或在青藏高原地区工作的双职工,其未成年子女寄养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处要求落户的;
(八)高级知识分子、离退休人员身边无子女,要求调一名未婚子女,无未婚子女要求调一名已婚子女(含配偶和子女)来沈照顾生活的;
(九)年满六十周岁以上,在当地和其他地区无子女或虽有子女确无赡养条件,已来沈与子女居住三年以上,要求落户的;
(十)从我市调到边远地区工作的职工,离退休后要求回沈生活的;
(十一)我市下乡的知识青年,要求回沈的。
第七条 外埠农业人口迁入我市农村地区符合下列条件的,准予落户:
(一)投配偶的;
(二)未婚子女投父母的;
(三)五十五周岁以上,在当地和其他地区无子女,或外地虽有子女但无赡养能力必须来沈投子女的;
(四)孤儿(十五周岁以下)投靠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
第八条 经部队师(旅)以上机关批准随军的现役军人配偶及其子女,要求在部队驻地落户的,准予落户。
第九条 农业人口迁入城市地区“农转非”的,仍按市公安局《关于改革“农转非、乡进城”户口审批工作的通知》(沈公发〔1988〕12号)和现行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 符合本办法规定要求迁入,属工作调转的,按管理权限,分别报省、市劳动局、人事局(厅)、组织部和市外来人口控制管理办公室审批;直辖市、特大市的城市人口投配偶、未婚子女投父母、父母投子女和外埠农业人口来我市农村地区投配偶、未婚子女投父母、父母投子女的
,由派出所审批,其他均由派出所受理,报区公安分局审批。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公安局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我市以前有关规定与本办法相抵触的,按本办法执行。



1993年9月29日
新《工伤保险条例》对交通事故导致的工伤处理带来的新课题
2010年12月8日,《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六)项的修改,将机动车事故的工伤认定条件增加了“非主要责任”,无疑为交通事故引发的工伤处理带来了新的问题。突出问题一,发生交通事故后,经交警部门调查,无法得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受害者是否能够得到工伤赔偿?问题二,发生交通事故后,肇事车辆逃逸,无法或者暂时不能做出责任认定,受害者能否获得工伤赔偿?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问题,就是没有责任认定结论。法律实务中,受害者一方拿不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工伤赔偿就成为了唯一的救命稻草。但在这种法律框架下,工伤处理连第一步的认定遇到阻碍,客观上导致这棵救命稻草也无草可抓。从而造成受伤害职工两条路救济的道路都给堵死了,在欠医院巨额医疗费的情况下,职工找不到活路。违背了国家的立法初衷。也不符合国家法律保护弱者的立法宗旨和劳动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立法精神。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立法机关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做出立法解释,或者国家劳动部门做出相关权威解释。
总之,交通事故与工伤的双赔问题,是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的大事,不可不慎重。本文只是结合当前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理论与观点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大家与同道批评指正,共同探讨。

联系手机:13954301325
邮箱:loubenqing@163.com
QQ:1907885648

玉林市人民政府转发市解困工作领导小组关于玉林市帮困资金筹集实施办法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人民政府


玉林市人民政府转发市解困工作领导小组关于玉林市帮困资金筹集实施办法的通知
玉政发[1997]2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市政府各委办局、市直各单位:

市人民政府同意市解困工作领导小组关于《玉林市帮困资金筹集实施办法》,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玉林市帮困资金筹集实施办法



玉林市解困工作领导小组

一九九七年九月十八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和原中共玉林地委办公室玉林地区行署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解决部分企业职工生活困难问题的通知》精神,认真做好特困企业职工救助工作,特制定我市帮困资金筹集实施办法如下:

一、由财政部门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当年预算外收入)中提取5‰。

二、由财政部门从个人所得税收入中提取20%。

三、由财政部门从罚没款收入中提取20%。

四、由财政部门从购置专控高档消费品费用中提取1%。

五、从营业性歌厅、夜总会、桑拿浴、美容厅和年营业额50万元以上的高档饭店中按营业额提取1%,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代收。

六、由劳动部门从失业保险金中拨出5%。

七、对使用农民工的单位,每人每年征收200元,由劳动部门代收。

八、广泛发动社会各界捐款资助,社会捐款和企业主管部门资助款,由收款部门和资助单位将款项直接上解到当地财政在银行开设的帮困资金专户储存。

九、帮困资金以政府名义设立,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解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资金筹集的宣传发动及督促工作,财政部门负责组织资金收取、监管使用。审计机关定期进行审计监督。帮困资金代扣、代收部门要统一使用财政部门印制的票据。各项资金扣、收后,要及时如数解缴财政在银行开设的帮困资金专户储存。财政部门对资金实行专项单独管理,不得挪作他用。资金的使用由解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方案送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报经政府分管领导审查批准使用。解困工作办公室必须分别向同级财政部门和审计机关报送季度和年度报表,并向政府报告年度使用情况。

十、本实施办法由市解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